返回第三十三章 朱元璋《骂文士》(1 / 1)喝冰阔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按后世的说法,他爹这也算是男友力爆棚了吧。

翻开折子一开,地铁老人看手机.jpg

“我不是发下去旨意了吗,怎么还这么多废话。”

“有政策下有对策,仅限的那一点字数里,也得给废话挤出点位置。”

“还是限制得不够严。”

话虽这么说,可朱标也不打算一次把给大家逼到绝地。

松松紧紧,才是他的处世之道。

到底是年轻人,加他手里的折子不比朱元璋的动辄都要估计北伐军事情况,朱元璋分给他的折子,既能锻炼他,又不至于让他太过为难,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了。

批着批着,他突然笑出声来。

一开始朱元璋还;懒着搭理他,到后来干脆趴在桌子笑个不停。

“你笑什么呢?”

朱元璋真是不解极了,这折子自他是吴王的时候,就是每日要处理的,朱标小时候还时常在书房帮他给折子分类。

“看这些大臣文绉绉地说着虚头巴脑的话,突然就想起来爹在吴王府做的那首诗。”

他这一说,朱元璋就想起来了,当时因为文人死活不愿意投靠他,甚至浙东很多文人都是先去投靠张士诚,张士诚倒台以后,又来依附他的。

朱元璋一生气,就做了一首《骂文士》的打油诗。

叽叽喳喳几只鸦,满嘴喷粪叫呱呱。

今日暂别寻开心,明早个个烂嘴丫。

哈哈哈,朱标一字一顿地把这诗背出来,天下最尊贵的父子顿时笑作一团。

当初朱元璋还把这诗念给年仅几岁,刚启蒙没多久的朱标学,朱标也真的跟着学,加他从小记忆力超群。

等马皇后处理完后院的事情回来,朱标都已经背下来的。

气的马皇后对着朱元璋就是一顿锤。

导致直到现在,朱标只要是说了市井脏话,马皇后都会责怪是朱元璋没教好儿子。

户部尚书好不容易听到陛下传召,紧赶慢赶的就往皇宫里赶。

刚走到门口,太监还没来得及进去通传的,就听到天家父子二人爽朗的笑声。

说实话,他一听到太子在,就有点不想进去了,他现在对太子都生理性应激了。

“劳烦公公通传一声。”可他更不敢耽误。

“咳咳。”听到太监进来说户部尚书已经到了,朱标瞬间收敛了笑意,换了一本正经的面具,朱元璋也恢复日常瞪着一双虎目,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这么淡淡的看着你,偏就给你一种十足的压迫感。

户部尚书就是踩着这个压迫感走进来,跪地叩首请安,一气呵成。

朱标还在装模作样地批着已经批完的折子。

朱元璋则是询问张勉:“张卿,如今农税、商税布置得怎么样了?”

“启禀皇,由于没有新的政策出来,所以一应按照当初吴王府时候的规矩,缴纳赋税。”

朱元璋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就那么沉默不语地盯着他,看得户部尚书冷汗都要掉下来了。

才开口:“如今毕竟不是吴王了,那时候地方小,现在已经有些不适用了。”

“朕要大规模的举行土地丈量和人口普查。”

张勉:“这……陛下,这种人力物力,不是我们现在能消耗得起的。”

他说这话是有根据的,并不是完全的无的放矢,朱元璋饶是立了“士人不为君用”就要杀头得规矩,也还是没有那么多人才出来做官,造福百姓。

不怪朱元璋建国后本应该大赦天下,各种福利,偏他要忽略掉江浙一带,这也是有历史缘由的。

那里本就是张士诚的地界儿。

百姓认张士诚不识朱元璋,还为张士诚修建祠堂,这是朱元璋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再加江浙那个地方,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是最重要的状元制造基地和培训中心,多文人。

朱元璋也曾经学刘备礼贤下士,可他出身微末。

如果说江浙有些学子,是寒门出身,那朱元璋那种出身,在他们眼里,他家都没有门。

甚至在那个乱世,都算不人。

虽说自己是寒门出身,但也是吃得饱穿的暖,还有渠道能去借书抄书,在乱世中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怎么看得朱元璋这种穷小子、暴发户呢。

因此纷纷拒绝,有些单拒绝还不够,还要出口讽刺一二。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