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以摇滚乐庞大的基数而言,涉及离别主题的作品还是有很多的。
但想要找到一首让罗杰有所触动的,却并非那么容易。
至少在“华语摇滚”这个范围之内,要么因为不可描述的原因不能拿出来唱,要么就压根不合适。
筛选了半天,罗杰竟是没有找到一首让自己感到满意的。
此时,摆在罗杰面前的就剩下了两个选择。
要么,选择一首“非华语摇滚”,进行翻译。
从德语翻译到英语,对罗杰来说很困难。
但从英语翻译到中文,倒是要简单得多。
毕竟,罗杰对中文的熟悉程度,远非其它语言可比。
当然,能不能翻译是一回事,是否能够翻译的好,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任何一种文学载体当中,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永远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歌词,也同样属于其中之一。
至于另一种选择,就是选择一首非摇滚类的华语歌曲,将其利用摇滚乐的方式重新改编。
至于说为什么一定要是“摇滚乐”……
毕竟乐队是一支摇滚乐队。
这一个理由,就已经是足够了。
在纠结了两天之后,罗杰决定选择后者。
而后又花费了一整个下午,从自己前世带来的作品中,选出了一首九十年代的经典抒情流行歌曲,。
罗杰从前世带来的数千首作品中,摇滚乐确实是占据了绝大多数没错,但“非摇滚”歌曲,也还是有一些的。
这首谭咏麟的,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一首粤语歌,将“离别”两个字刻画得淋漓尽致,很容易引起听歌者的共鸣。
罗杰隐约记得,这首歌的原唱似乎并非是谭咏麟,而是某位棒子国的明星所唱的日语歌,被谭咏麟在九十年代用中文重新填词翻唱。
不过罗杰并未听过原版,对棒子国的明星也没什么兴。
这首歌,是罗杰的“歌单”之中,为数不多的纯流行类歌曲。
倒不是说罗杰对流行音乐有什么偏见,纯粹只是更加偏爱摇滚乐罢了。
将其改编成摇滚,难度还是不小的。
从抒情流行跳到摇滚,无论是哪一种摇滚,其跨度都和重新作曲没有任何区别。
因此,罗杰倒也不需要去查询“原版日文歌”的版权,只是在网络上搜了一下的歌词,确认没有任何重复之后,就放心地着手修改。
罗杰一开始,并没有去思考什么“创作风格”一类的东西。
仅仅只是拿出了一段连主旋律都算不上的riff。
毕竟乐队成立了这么长的时间,除了搬运前世的经典之外,罗杰偶尔也会尝试着自己进行创作。
其实,罗杰也是创作出过不少“还算不错”的歌曲的,但却没有一首让罗杰感到足够出色到,可以放进这个系列当中的单曲。
如果说“满分”是一百分的话,这个系列,最起码也要九十分,甚至九十五分以上,才可以列入其中。
而罗杰所创作出的作品,依照罗杰自己的判断,最好的,也不过是八十多分的水平。
距离的收录标准,还是差了不少。
当然,这是指罗杰所创作的“完整曲目”。
而任何一个写过歌,或者尝试着写过歌的人都知道,除了完整的曲目之外,在创作过程中,还会随着灵感,写下大量支离破碎的旋律片段。
这些片段,绝大多数都会被“弃之不用”,但其中却也会出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惊喜”。
当然,这些出色的旋律片段,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补充完整,才能得到一首好歌。
不单单只是时间和精力的问题,还涉及到一个“灵感”的问题。
在之前,罗杰存下的,足够出色的旋律片段有很多,都是在偶尔有“灵光乍现”的时候浮现在脑海中,随手记下就丢到一旁。
此时正好要用到,罗杰就从中挑选了一段,与最为契合的riff,以此为基础,来对整首歌进行重新的谱曲。
至于说整体的风格,那是谱曲完成之后,需要进行编曲的时候再去考虑的事情。
这首,是不会被加入到,或者任何一张专辑当中的。
当然,若是未来要出什么精选专辑之类的,那种情况又要另当别论。
但至少是在正式的录音室专辑当中,绝对不会以专辑的方式发行,最多就是单曲或者ep。
罗杰也不打算专门为不可描述国度的市场,出上一张华语唱片。
这种行为在“讨好华语区歌迷”这一点上倒是会有很棒的效果,但“踩雷”的可能性也无比的大。
前者带来的好处姑且不说,后者的风险,对于乐队来说是完全没有必要去承担的。
只发行一首单曲,或者少量几首歌组成的ep,自然是没有必要去考虑什么风格方面的问题。
“安妮。”
罗杰在选出了一段riff之后,就将其交给安妮,询问道:“我想用这段riff作为基础,来完成一段吉他旋律,你可以帮我搞定它吗?”
“哇哦……”
安妮接过六线谱看了一眼,发出一声意义不明的惊叹,反问道:“关于主旋律方面,你有什么要求?”
“主题方面是离别,这是歌词,整首歌的氛围参考那首。”
罗杰指了指曲谱背面,又说道:“当然,只是氛围。具体的旋律你来把握,可以随性一点,自由发挥。”
顿了顿,罗杰问道:“尽快做好,然后拿给我,可以吗?”
“没问题。”
安妮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说道:“你去排练吧,顺利的话,你回来的时候就能看到初稿。”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