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默笑道:“我只是单纯的运气好罢了,没有你说的这么厉害。”心里却想:“你要是有读过《三国志》,你也可以。”
阿谢道:“这姜维是个人才,有胆有识,心思缜密,我都有些喜欢他了。”
……
却说郭淮经历了昨夜的风波,心中也是极为恼火,一夜未眠。
一方面是痛恨姜维行事过于毛躁,差点让他触了夏侯楙的霉头,另一方面,则是对夏侯楙心生不满。
无能也就算了,谁让人家投胎的技术好,至于好捞钱,也不是什么大毛病。
但与蜀国人做生意,多少应该有所忌讳才是。而他的所作所为,也太明目张胆了,真令他们这些忠诚为国的外姓将军们寒心。
在冀县的事,已经迁延了不少时间,最后事情闹成这么個结果,郭淮是一天也不愿意再多呆了。
于是第二天一早,他便离开了冀县,一路西行,前往陇西郡的治所襄武县,继续他的巡查地方工作。
陇西太守名叫游楚,字仲允,是故凉州刺史张既的门生,颇有才干,与郭淮的私人关系也非常要好。
游楚携郡吏出城迎接郭淮,老友相见,本应开开心心的,可游楚却见郭淮始终闷闷不乐,颇有心事。
于是,当晚便请郭淮来府中做客,趁着二人独处小酌的机会,便开口问道:“伯济今日闷闷不乐,是因为何事烦忧?”
游楚虽是郭淮的下级,但却不是外人,再加上他颇有计谋,郭淮也希望他能帮自己拿个主意,于是将在冀县的事情全部告诉了他。
“那么说,伯济也相信那天水参军姜伯约的话了?”
郭淮道:“虽无切实证据,但我觉得他的分析很有道理,蜀国奸细混入冀县,多半不假。”
游楚思索良久,问道:“若是没有夏侯将军插手,伯济是否会将此事追查到底?”
郭淮道:“依我的个性,那是必须要追查到底的。但是,又不能不顾夏侯将军的脸面,所以,叫我好生为难啊。”
游楚笑道:“伯济怕的,恐怕不是夏侯将军的面子,而是夏侯将军的官威啊。”
郭淮摇头,苦笑道:“那是自然。若夏侯子林(夏侯楙,督雍凉)与夏侯伯仁(夏侯尚,督荆襄)互换位置,即便他与蜀国人有什么交易,我也不畏惧他,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可谁叫他是我的顶头上司呢。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游楚道:“我倒有一个方法,或可绕开夏侯将军,伯济便可毫无顾忌地彻查此案。”
郭淮眼神一亮:“仲允快快说来。”
游楚道:“伯济难道忘了吗?朝中尚有一人,是夏侯将军都不敢轻易招惹的,而此人是伯济的老上司,对你也十分赏识啊。”
“你是说曹(真)大将军?”
游楚道:“正是。你只需修书一封与大将军,询问他的意见,若是大将军置之不理,那么事情也只好作罢,就当没有发生过。可如果大将军对你有所指示,那你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只是切记,疏不间亲,信中万不可提及夏侯将军,只说关于西蜀奸细之事即可,以大将军的聪慧,必能明白你所指之意。”
“太好了。”郭淮笑道,“多亏仲允指点,令我豁然开朗啊。”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