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默道:“我此次雍凉之行,有一个明显的感受,曹魏虽占据其土,却不得人心,姜维之叛,可见一斑。因此,北伐之事,应该及早提上日程。若是过几年等曹魏根基渐稳,人心归附,那时候再想北伐,难度便不可同日而语了。”
魏延道:“思潜所言甚是。我意也是如此。”
周默道:“因此,我欲上报丞相,留在汉中,同时调我本部人马北上,厉兵秣马,屯田积谷。不知文长兄身为汉中都督,可否愿意接纳我啊?”
魏延毫不犹豫道:“那我自然欢迎啊。汉中地广民稀,虽然我已经在此经营多年,但荒废的土地还有很多,足以养兵数万。你我兄弟也可经常见面,共商北伐之策啊。”
周默见魏延没有听明白他的意思,于是直言道:“我是担心,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怕文长兄心生芥蒂啊。”
周默此言之意,便是要代魏延而成为汉中防区的一把手。
自从长安归来之后,他便有此意,只是考虑到魏延毕竟性格高傲,不服于人之下,且久镇汉中多年,怕他心怀不满,故而一定要先说服魏延,再去向诸葛亮说明,会比较妥当。
魏延也是聪明人,一听便知周默的意思。略加思考之后,嘴角一笑,开口道:“若是其他将军要来汉中,想踩在我魏延头上,我可不答应,就是赵子龙来了,也不行。但若是思潜要来,就还有商量的余地。”
周默笑道:“有的商量就好。”
魏延道:“他日北伐之时,我定会向丞相提出子午谷之谋,到时候,你必须支持我。如此,即便将我这汉中都督让于你,我都没有二话。”
周默笑道:“头衔是先帝与你的,莪岂敢抢夺。至于子午谷之谋,文长兄为此谋划多年,既认为可行,我自然会全力支持你。”
“哈哈。”魏延笑道,“思潜真乃我魏延知己也。”
虽然嘴上表示支持,但周默的心里,却并不认为魏延的子午谷之谋可以百分百执行。
这只是一个不完善的计划,还需要有很多的先决条件,才能执行。
如果届时条件都具备,他自然会全力支持魏延,说服诸葛亮同意此计划。
但如果条件不具备,他即便站在魏延一边,诸葛亮若不同意,魏延也必然不能成功。
两手准备,都要做啊。
……
十余日后,周默回到成都。
他将此次雍凉之行的前前后后,完整汇报给诸葛亮。
周默的功劳,自不必多言。
为了抚恤仁摩罗的牺牲,封王幼娘为贞烈夫人,封其幼子为关内侯,同时准许她每年重大节日都进宫与太后同席。
接着,周默向诸葛亮提出带兵北屯汉中的想法。
诸葛亮本来早有前往汉中屯田之意,但他觉得,只有自己亲自北上汉中,才能压得住魏延。其他人代自己前去,以魏延桀骜不驯的个性,只会与之产生矛盾,对于北伐的事业,只会大大的不利。
而眼下时机尚不成熟,蜀中事务千头万绪,根本离不开自己,估计怎么也要再过一年半载,才能腾出手来北上。
因此,此事一直拖延,至今都没有付诸实施。
所以,当周默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诸葛亮面露犹豫。
但当周默将他和魏延的联名上书一并交给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大喜过望,当即表示了同意。
于是,诸葛亮上书朝廷,以成功联通西域商路之功劳,加周默为前将军,丞相府司马,领雍州刺史,假节,都督汉中雍凉诸军事。
以协助周默北通西域之功,加魏延为凉州刺史。
建兴三年(225)秋七月。
周默率本部兵马张嶷等部五千余人,南中孟获无当飞军五千余人,共万余人,开拔向北,前往汉中,屯驻于南郑以西的沔阳。
谋划多年的北伐,终于正式提上了日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