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南阳郡治所,宛城。
时值夏末秋初,一场大雨过后,人们本已感受到一丝秋凉。可接连几日的烈日曝晒,又将宛城变成了一只大蒸笼,闷热难耐。
一大早,城北门外,一辆辆形态各异的马车陆续驶来,几乎都造成了道路堵塞。
一位位衣着华贵的达官显贵、文武官员陆续从马车下来,彼此拱手行礼,几番寒暄之后,在礼官的安排下,按照官职大小,爵位高低,分成左右两班,列队于道路左右两侧。
举行如此隆重的欢迎仪式,必然是要迎接一位重要人物的到来。
此人正是四大辅政将军之一,抚军大将军司马懿。
数月前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去世,而司马懿正是朝廷派来接替夏侯尚的人选。
时间已过正午,太阳正烈,可司马懿的车驾却还没有到。这些迎接的贵人门,平日里养尊处优,哪受得了这般辛苦,一个个已是满头大汗,叫苦不迭。
于是礼官也看不下去了,在征得长官的同意后,允许丫鬟仆人们上前伺候,给主人们扇风擦汗,递上蜜水解渴。
数里之外,亭驿之中,数辆马车组成的车队,已经停在这里三個时辰了。
四十七岁的司马懿正躺在马车上,微眯着一双细眼,手里拿着一册曹丕的《典论》,有一搭没一搭的读着。
车窗外透进一缕阳光,照在帛书之上,司马懿朝外面看去,见日头已经过午偏西,想着那些前来迎接都督车驾的官吏们,此刻已经在烈日下面煎熬了不少时辰。
于是下令,车队即刻启程,入城。
在司马懿的刻意安排之下,事先没有任何征兆,他的马车便极速驶过宛城北门的青石板路。
官员们正东倒西歪,喝蜜水的,摇风扇的,席地而坐的,见都督车驾前来,慌忙站起身来,拱手行礼。
司马懿的车驾,匆匆驶过,并未停留半刻。
官员们见司马懿似乎并未察觉到人们的慌乱,于是松了一口气。
但他已经命人将全程都保持礼仪的官员的名字全都记录了下来。
而这个名单之上,无论官职大小,将是他接管此地军政之后,第一批考察和提拔的对象。
司马懿入得城来,拒绝了所有为之接风洗尘的宴会,而是雷厉风行,将城中所有中高级文武官员都召到府上,分别单独召见,询问其工作职能,以及咨询其建议等等。
一直持续到凌晨丑时初刻,方才结束,可把官员们折腾了个够呛。
但通过此番问询,司马懿已经凭借其超强的记忆力,将七十余名大小官吏全部认了个遍,还通过言语举止,思维反应,初步判断了每个人的品性和能力,择其优者,记录在案,在日后的工作中,重点考察。
这个夜晚,南阳的官吏们,恐怕都是思绪万千,难以入眠。
这位新来的长官,显然是个不好糊弄的厉害人物,比之夏侯尚,犹有过之。想在他手底下当好差事,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行。
深夜。
送走最后一位官员之后,司马懿回想起临行之前曹叡的嘱托,马上下令,命襄樊前线的军队严阵以待,加大侦查力度,提防陆逊北上。
十余日前,司马懿刚刚参加完曹丕的下葬仪式,便被曹叡召入宫中,委以荆襄军政重任,以及临时机变决策之权,并要求司马懿即刻出发,走马上任。
之所以如此着急,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曹叡认为东吴得知曹丕新丧之后,一定会蠢蠢欲动,举兵北上。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