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三岔路口(1 / 2)吃瓜的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诸葛亮亲率北伐大军震慑陇西之时,周默魏延二人正带着一万三千多人,自上庸返回汉中,此刻已经进入魏兴郡地界,再有半日路程,便又将路过申仪驻守的西城县。

为了不错过参与北伐的时机,周默和魏延依旧是采取急行军的策略,按照原计划,以最快的速度,先返回汉中,略作补给之后,再去追赶诸葛亮的北伐大军。

只是,从孟达处要来的三千人,因为装备落后,训练不足,士兵们体力不支,完全跟不上大军行进的速度,如今已被周默和魏延的主力部队甩开约莫半日的路程。

魏延抱怨道:“思潜何必调用孟达这些兵马,都是些酒囊饭袋,缺乏训练。只会拖后腿,徒耗粮草而已。”

周默却笑了笑道:“我调用这些人,不是为了跟我们去北边打魏军,而是另有目的。因而无需他们具备我军的训练素质。”

魏延道:“思潜莫要卖关子,有什么目的,快快说来。”

周默略加思索,反问道:“文长兄可知,过了前面西城县,再往前走,便是何处?”

此处地理,魏延是再熟悉不过,脱口便道:“过了西城,便是个三岔路口,沿汉水向西,便是回汉中的路,折而向北,便是子午谷了,可直抵长安。”

说到这里,魏延忽然大喜,激动道:“周思潜啊周思潜,你可是在考虑出兵子午谷吗?”

周默笑道:“不瞒文长兄,我正是在考虑走子午谷北出的可能性。这次救援孟达,我本可只带本部兵马前往,之所以请丞相派你与我同行,便是因为此谋。”

魏延闻言,仰天大笑道:“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周思潜也。”

欣喜之余,魏延却是抚须沉思起来。

子午谷之谋,是他这些年驻守汉中,无数次思考和反复推演的结果,出兵需要做些什么准备,需要把握住什么时机,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心里都已是滚瓜烂熟。

子午谷道路险峻,由此进兵绝非易事,若没有万全的准备,没有诸葛亮丞相府的后勤保障,仅凭眼前这些兵马,仓促而行,恐怕很难成功。

想到这里,魏延不由得叹了口气。

在他看来,此时重提子午谷之谋,面临最大的困难,主要有二。

其一是准备不足,尤其是缺乏粮草。子午谷一路都是深谷险滩,只能步行,不能走车,因此需要大量人力畜力负粮而行。而人畜路上也都要吃喝拉撒,消耗粮食。一石谷子,从汉中一路送到子午谷北口,能剩下一半就算不错了。

此次周默和魏延出兵援救孟达,全军轻装速行,并没有携带太多粮草,如今一仗打完,又从一万多人变成了一万三千多人,消耗的粮草就更多了。

按照原本计划,大军先回汉中补给之后,再出陇西。而如果要走子午谷,便是违背了诸葛亮的军令,汉中负责后勤的丞相府长史向朗,又如何肯发粮草给周默魏延二人?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