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 忠君(1 / 2)吃瓜的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个冬天,相比北边的金戈铁马,血雨腥风,远在蜀中的成都城,显得格外平和静谧。

负责掌管朝政的留府长史张裔和参军蒋琬,都是老成持重的宽厚长者,他们秉承诸葛亮的执政风格,事必躬亲,执法办事细致、公正而严格,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

同时,他们也尽量体恤百姓,除了北伐必要的军粮军资之外,从不额外征收赋税,征发百姓徭役。

即便两个月前宫城中发生一场大火,烧掉了两间殿宇,却因为前线战事焦灼,缺少人力,便一直拖延下来,到现在都没有开工修缮。

当然这也得益于刘禅的宽厚,不加计较。

这两间殿宇,本是他几個十分宠爱的后宫美人的居所,如今着火毁坏,她们只能暂时前往张皇后的宫殿侧室临时居住。

张皇后端庄贤淑,宫人们都对其十分敬畏。和皇后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便要时时刻刻注意仪态仪表,不敢逾矩,自然不如原先在自己的宫殿中自在。

美人们几次向刘禅撒娇求情,想要让刘禅下旨,命丞相府尽快派人修复宫殿。

这个要求不可谓不合理,堂堂一国之君,连自己宠爱的女人,都没房子住。搁在后世现代社会,也没多少女人愿意嫁这样的男人。

而且,堂堂一国之都,一进宫门,入眼就是一大片火灾后的废墟,还持续了好几个月之久。

实在既不体面,也不吉利。

通常情况,这种撒娇卖萌式的软磨硬泡,对刘禅这样耳根子很软的温良少年是很有效的。根据美人们过去的经验,陛下即便第一次不允,只要再多坚持几次,很快就会答应下来。

但这一次,刘禅却始终固执己见,从不向丞相府下旨催促,只表示,一切听从丞相长史安排。

原因也很简单,刘禅虽然不是什么英杰之才,但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基本智力还是有的。

他很清楚,前线的战事更为要紧,更需要人力。张裔和蒋琬是分得清楚轻重的人,不用他来提醒。

然而,站在宫室黑漆漆的废墟之前,想起美人们的耳鬓厮磨,刘禅还是不由得摇头叹息。

都说当皇帝每天过的都是神仙般的日子,逍遥快活,可他当皇帝已经整整三年了,却为何一点这种体验都没有?

宫中的生活,实在是无聊枯燥,作为一个皇帝,他也越来越有“孤家寡人”的体会。

没有人敢不尊重他,没有人敢不害怕他。

就连自己的亲人,也是如此。

刘禅每天都要面对一个假装很亲近,但实际很有距离感的后妈。还要面对两个虽然自己很想亲近,但他们总是表现得很客气的兄弟。

几年前,刘禅还不懂这些,总是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有娘亲,有兄弟,却总是感觉如此的孤独。

这几年逐渐长大,在费祎的点拨之下,也逐渐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道理。

母亲吴太后,那是政治联姻的结果。老爹刘备娶了她,她的两个兄弟吴懿吴班才能心甘情愿带着一大票家族部曲,在北伐前线为这个国家卖命。

刘禅既不是吴太后亲生的,也不是亲养的,没有感情基础,所以才会感觉有距离。假装很亲近,那是太后会做人,知道如何扮演好一个皇帝母亲的角色。

刘禅又隐约想起了儿时在荆州住的时候,父亲去了一趟东吴,然后带回来的那个长得挺漂亮,但总是凶巴巴的母后孙夫人。

孙夫人年轻漂亮,刘禅最初自然很愿意和她亲近,但她却总是一副不开心的模样,常常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就教训小阿斗。

当时刘禅年幼无知,战战兢兢,不能理解。如今想来,却是恍然大悟。

孙夫人与父亲也是政治联姻,没有感情基础,又如何能喜欢父亲跟别的女人生的儿子?她这么做,一定是把对父亲的气,全都撒在自己身上的缘故。

他又想起自己的两个弟弟。

这可是亲兄弟,都是一个爹生的。刘禅身为一个“孤家寡人”,打心眼里特别想跟他们多亲近一下。

只可惜,自从刘永刘理年纪渐长之后,他们表现得越来越像一个臣子而不是兄弟,甚至每次见面,比费祎霍弋这些亲近的臣子都显得更加拘束谨慎,丝毫不敢违背礼节。

按照费祎的说法,这是因为,他和两个弟弟并不是同母,年纪也差着好几岁,算不上从小一起长大。

而他们的母亲都是平民出身,朝中没有后族依仗,他们的休戚荣辱,全在自己这个做皇帝的哥哥的一念之间。

同时,他们的特殊身份,也决定了他们永远都是皇位的一种潜在威胁。

所以他们才十分畏惧自己,显得并不亲密。

费祎说的,听上去也都挺有道理。

但费祎却解释不了,为何相父诸葛亮和兄长周默,总能给刘禅更亲密的感觉,仿佛是一家人一般。

刘禅时常也在心里暗自琢磨这个问题。

这些日子,才终于想出了一个挺有道理的解释来。

那就是,其他人或多或少,心里都在盘算着图他点什么,毕竟自己可是皇帝。

而诸葛亮和周默,不仅从不图他什么,反而总是想办法给予他什么。

刘禅已经二十多岁,生了好几个孩子,早就是成年人了。他明白其中的难能可贵。

诸葛亮临行之前,在《出师表》中对他的殷殷教诲,仿佛一个絮絮叨叨的慈父,不放心自己的儿子。

也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刘禅才更能体会到其中的真情实感。

相父不放心自己,就像爹不放心儿子,这不奇怪。

更何况,刘禅也知道自己的确不太靠谱,没法叫人放心。

在朝臣们对他的评价中,有一句话出现的频率很高:性格温润,善良纯孝。

这当然是好话,刘禅也常常为这句评价而沾沾自喜。

然而,兄长周默曾说,皇帝的身份十分特殊,很容易被马屁精蒙蔽。朝臣评价皇帝,自然都是拣好听的说。要想真正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不要看他们说了什么,而要看他们的话外之音,看他们没有说什么。

说他性格温润善良,其话外之音,也是在说他缺了点心眼权术,不擅权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