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时分,一辆马车停在火药作坊门口。
周默笑脸盈盈,扶着诸葛亮下了马车。
“莫要再卖关子了,你到底要让我看什么呢?”诸葛亮道,“府里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回去处理,我没工夫在这儿跟你胡闹。”
“丞相别急,马上就知道啦!”周默说着,推开木栅门,带着诸葛亮走了进来。
一些工人早已在院子里面等待,看到周默回来了,都站起身来。
一名工人走上前来,递给周默一个药罐,周默拨开塞子,从里面倒出一些黑色粉末在手心上。
“丞相请看,就是此物。”周默道,“我可是花了数月的功夫,方才研制完成。”
“数日前你在城中的作坊接连发生剧烈爆炸之声,就是在研究这个?”
“没错,这几日终于研制成功,所以才迫不及待地邀请丞相来看。”
诸葛亮捏了一点火药,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气味稍有刺鼻,但却不陌生,显然里面含有大量的硫磺。
硫磺入药,在汉代并不稀奇,诸葛亮也读过许多医书,自然是知晓的。
诸葛亮问:“这……莫非是一种药?可治什么病?”
周默道:“这的确是一种药,我称之为火药。但它却不是用来治病的。”
“那是作何用途?”
“杀人。”
“毒药?”
“也不是。”周默道,“丞相请看。”
只见周默拿出一個火折子,点了火,靠近手上的火药,只听呲地一声,周默手上突然火光大作,令人目眩,旋即升起浓烟,但只过了几个瞬息,火光便熄灭了,浓烟也逐渐散去,除了空气中尚且残留的刺鼻的硫磺气味,一切都归于沉寂。
周默摊开手掌,拍掉上面残留的灰尘,给诸葛亮看了看。皮肤光洁如常,毫发无损。
诸葛亮凝神皱眉,只觉得十分新奇,但却不解其意。
周默笑了笑,又倒出一些火药在手上,大致与方才的剂量相仿。只是这一次,他没有再点燃,而是用一个提前准备好的厚厚的小纸筒,将火药小心翼翼地倒了进去。
又拿出一根浸过硝石水的麻线,一头放入其中,一头耷拉在外面,将那火药用力压瓷实了,外面再紧紧裹上几层纸。
掏出火折子,点燃那根棉线。
棉线冒着火星子,发出轻微的呲呲之声,快速燃烧起来。
这一次,周默没敢拿在手上,而是马上把它丢在地上。
“啪!”
随着一道火光闪过,剧烈的爆炸声突然响起。
诸葛亮一直在认真地看着周默操作,此时却不免被巨大的响声吓得浑身一抖,向后退了几步。
“哈哈哈哈。”周默大声笑了起来。
“吓死我了。”诸葛亮抚摸着胸口,心有余悸地道。
“丞相看这里。”周默指着地上刚才被炸的一个小土坑道,“此物放在手心点燃,毫无威力,甚至连我手掌的皮肤都不能灼伤。可若是包于纸中,使之不得透气,却是威力无穷,这么一点点的剂量,就能造成如此巨大的威力。”
诸葛亮看着那小土坑,点头道:“果然有点厉害,倘若剂量加大百倍,那岂不是?”
“没错,丞相。”周默说着,马上让工人拿出一捆事先制作好的炮仗来。
刚才那枚小炮仗只是拇指粗细,而这捆大炮仗,每只都是如同人的小臂一般粗壮。
“这个我还没实验过,只等着丞相过来,一起看看它的威力。”周默兴奋地擦了擦鼻子,“说实话,还真的有点期待呢。”
只见周默将炮仗放在青石砖上,将长长的引线拖了出来,又在上面扣上一个熬硝石用的铸铁大锅,再在上面压了一块足有五六十斤的大石头。
周默将引火的信子递给诸葛亮,笑道:“丞相,这见证奇迹的时刻,意义非凡,就由丞相来亲自点火吧。”
“咋弄?”诸葛亮罕见地竟有些局促。
“点火啊,看到地上白色的麻线了没,那叫引线,丞相你把火折子凑到引线上,然后……”
周默话还没说完,只见诸葛亮已经点着了引线。
“快跑啊!”
周默大喊起来,急忙拉着诸葛亮就往一堵墙后面躲避。整个作坊的工人们听到周默的喊声,也全部撒腿就跑。
“捂住耳朵,丞相!”周默提醒道。
诸葛亮急忙抬起双手,紧紧堵住耳朵,从墙后面探出半张脸,盯着那根引线火花带闪电,迅速缩短着。
“嘭!”
一声浑厚如雷的闷响传来,震得整个地面都在隆隆颤动。
在一片浓烟之中,只见一个黑漆漆的东西冲出烟雾的封锁,朝天而去。其势头之强,竟毫无沉坠之感,一直向上飞去,越来越小,很快几乎成了一个黑点。
周默和诸葛亮抬着脖子,仰望天空。
“如果我没猜错,是那只铸铁大锅?”诸葛亮问道。
“没错。”
“此火药之威,当真凌厉无匹,倘若能用于开采矿山,乃至军事作战,其前途不可限量。”诸葛亮评价道。
“只是不知,此物原料是否稀有?可量产否?作价几何?制作工艺是否复杂?运输是否便利?安全性如何?”
诸葛亮如同连珠炮一般,一连提出数个问题,但每一个都很实际,很有意义。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