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两侧各有两个长方形的柱子,突出了建筑的纵深感。
医院的外围绿化设计也十分考究,给人一种清爽、舒适、宁静的感觉。
在当时的上海,德佑医院作为当时医学设施的代表,不仅吸引了大量的病人,也成为了当时城市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罗方伟的护理病房,在住院部的六楼,一间套房里。
这间套房面积足有100平方米,分为客厅、陪护室和主病房,并拥有两个洗手间。
行动队一共派了四名队员来保卫罗方伟,一人在病房门口站岗,一人在陪护室,一人在客厅,一人在罗方伟的床边。
“先生,我先给你测量一下心跳和体温。”
罗方伟躺在舒适的病床上,一名女护士正在给他检查身体。
德佑医院,这座医院他自然知道名号。
这里,有着全上海数一数二的顶尖医疗水准,不但设施先进,器械精密,很多医生也都来自欧洲医疗发达的国家。
在这里疗养,罗方伟自己也知道,他最多住院一周,就完全能康复了。
一旦康复出院,如果顺利的话,他就能以重要自新人员的身份,进入上特务处海区内部工作,继续他的潜伏工作,将中国方面的情报,源源不断的泄露出去。
想到这里,这名伪装成中国人的日本人,嘴角微微上扬,脸上浮现出得意的微笑。
在1936年的上海,五方同在,洋华共存。
就那情报机构来说,这里不仅有国党和红党的情报站,还有外国的情报站。
对侵略中国蓄谋已久的日本,很早就在上海,设有大量情报站,主要目的是监视上海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情况。
这些情报站,主要由日本特务机构,和在华日本驻军派遣的军事官员负责管理。
他们将暗中搜集的情报,汇编成报告,上报给日方的军事和政治领导,以帮助日本更好地掌握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动态。
这些情报站,遍布上海城市的犄角旮旯。
关于情报站的具体名称,即便很多年后,也没有太多公开的资料。
不过可以确定是,情报站数量不少,据说有几十个之多!
由于情报站多数都隐蔽性很高,没有标志性建筑或特别的名称,因此人们很难找到这些情报站的确切名字。
这些情报站,往往安装了最先进的监听设备、侦察摄像机等,对上海的民间组织、政治组织、革皿组织等进行监视和监听,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上海官方的情报机构特务处上海站,和红党在上海的联络站。
对有可能发生的针对日方的暴动和暗杀事件,日方将采取各种情报手段实施打压。
虽然当时,日本还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上海牢牢掌控在国党手里,但是东三省已落入日本人手里多年,这些暴动和暗杀事件,主要发生在东北,以及宝岛。
而上海,作为一个五方同在,洋华共存的国际大都市,是情报汇聚的大卖场,搜集这里面的流出的信息进行甄别,一是可以为为全面侵华做好准备,二是稳固日方在中国东北和宝岛的统治。
日方的监听设备非常先进,情报人员素质较高,对于上海地下情报的掌控,甚至要超过特务处!
日本特工罗方伟,躺在病床上,微笑着谢过护士之后,闭目养神。
他开始回忆,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
自己被捕,其实是一个意外。
一开始,他并非想要刻意借此机会,潜伏进入特务处上海区。
这一切,都要从那次监视行动失败开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