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宝道:“那么怎么筹粮,怎么防备贼人呢?”
郭威道:“最快的筹粮方法,当然是拿钱买。县内和周边县有不少大户富户,他们没有被黄巾贼劫掠,也没有支援官军后勤,近来粮价飞涨,肯定有不少大户富户屯了粮食,等着高价售出呢。所以,有钱就不愁没有粮。”
李天宝又愁道:“可是县里没钱啊!”
郭威微微一笑,欠身道:“明公,我有啊。”
李天宝闻言一惊,还从没见过如此大公无私之人,拱手道:“不意石串是这样以私济公之人,李某佩服,佩服佩服!”
郭威怎么可能干这种事儿?以一己之财充一县之公,就是陶朱在世,也得被抽干了!
郭威赶紧道:“明公,我的意思是,我可以借贷给县衙。”又伸出五根手指道,“只收半成利!”
李天宝诧异道:“你还想赚钱?”
出贷当然要有利息,这个时代的子钱家放贷利息高达四成五成,郭威只要半成利息,跟免费借贷没什么区别。
但是就是不能免息,因为不能开了这个头。
春秋时期,鲁国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看见同胞被卖为奴婢,只要他们肯出钱把人赎回来,那么回到鲁国后,就可以从国库领取报酬和奖金。这道法律执行了很多年,很多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此得救,得以重返故国。
后来,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子贡,很有钱。他从国外赎回来了鲁国人,但却拒绝了国家的报酬和奖金,因为他自认为不需要这笔钱,情愿为国分担赎人地负累。孔子却批评他,说:“子贡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
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叫子路,救了一个落水者。落水者送了一头牛给子路作为报答,子路接受了。孔子却称赞说:“从此以后,鲁国人必定会去就落水者。”
同样的道理,如果郭威这次帮助官府,不牟取任何利益。用孔子的话就是:那以后没有人帮助官府了。
如果郭威这次收取了半成利息,孔子就会说:那以后人人都会帮助官府了。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人都有自利之心。如果仅靠他人的高尚品格来驱使他人,那么最终,势必会事倍功半。
如果能激起他人的自利之心,就是说我做这件事情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我帮了官府,自己又能赚到钱。那么才会事半功倍。
所以郭威不能开这个坏头。
哪怕李天宝再怎么不理解,郭威还是努力说服了他。这半成利息是必须的。
李天宝同意向郭威借贷,终于不纠缠半成利息的事了,又问道:“那防备黄巾的事情又怎么办呢?”
郭威又伸出两只手指:“一则,我们现在有钱有粮,可以招募乡勇,训练成兵,保境安民;
二则,让各村落精壮组成民兵,我们协助他们做一些最基本的训练,让民兵自卫,他们只要能拖延一点时间,那么我们训练的精兵就能迅速赶到支援。
我想,做好这两点,就不怕什么黄巾余孽了。”
李天宝道:“可是,我们没有招兵权限呀。”
郭威失声道:“啊——”
……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