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2章移民惊人的利润(2 / 2)葡萄无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纵然以李瀚章,李鸿章一方制台大员的显赫身份,能够收到楚王的亲笔密信,亦感与有荣焉。

这对朝廷和楚国来说,是双方有利的好事儿。

最后一封写给四叔郑守业的密信,里面的干货就多了。

既然愿以宗藩之礼,奉天朝上国为宗主国,等于就揭开了迄今为止的面纱,对郑国辉在江南省相关的势力和产业,难免会造成一定冲击。

驻守江南省各府的军事将领,肯定首当其冲或是调任,或是免职,或是其他处置,不会留在现在的重要位置上。

郑国辉对此早做安排,在征询各人意愿后,陆续安排直属军队及官兵下南洋,包括其家眷等人在内。

将会陆续集中到崇明岛,随后转运至南洋地区。

这一批核心骨干下南洋,将会再次加强郑国辉对军队的掌控力度,以及对各府县的掌控力度。

相关事宜,由四叔郑守业有序安排,陆续退出。

至于驻扎在江南各府的兵丁,可以临时征募一些青壮充数,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原本总计约一万七八的军队,征募四五千人即可,在这个贪腐横行的时代,绿营兵吃空饷那是常事儿。

另一件事

则是留守金陵的将军府西署掌控的资产,包括房产,田地,店铺和大小府邸,安排有序的发卖,所得金银用于购置海南群岛所需的各种瓷器,茶叶,绫罗绸缎布帛之类,随从南洋船队运返马尼拉,

这部分商货销售后,资产归于皇家南洋银行专有账户,最后转呈王后直属机构,属于王室私有财产。

现如今

维持南洋航线船队的费用,大多由私盐生意的高额利润支撑,抛开各项费用和分润,每年净利润约在220万两白银上下。

按说,以如今一年百万人口规模的移民,这点钱根本就不够花用。

这与南洋移民航线的改制有很大关系,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

原本使用的十几支大型福船队陆续退出远洋航线,转回头来,成为郑记粮行在国内江河运输的主力,进一步扩大了经营范围,遍及长江中下游10多个省,势力越发的庞大。

如今的南洋航线全部使用西洋大帆船,一艘西洋大帆船相比一艘千石福船,无论载人还是载货,运载量增加了七八倍之多,所需人手只是增加一倍。

以一艘最大的二千石福船为例,远洋航行所需船员三十六人,实际载货一百二十余吨,运载移民二百余人。

千吨级的西洋风帆货船,在运载800余吨货物的同时,还可以运载八九百名移民,所需船员仅60余人。

西洋风帆货船运载量更大,抗风浪性能更好,速度更快,更适宜远洋运输。

往返一趟崇明岛至马尼拉航线,12~15天即可,这比原来的福船队节省了一半时间,效率猛增了一倍。

第二个因素,即人的因素。

在北伐成功之后,楚国缴获了西班牙人所拥有的数百艘风帆货船,大的有上千吨,小的一两百吨,几乎瞬间拥有了很强的远洋航行运载能力。

小型风帆船舶用于群岛间短途海上运输,大型船舶用于移民航线及跨太平洋航线上,还有对外贸易航线,这包括新发展的新加坡航线,加尔各答航线,西贡航线及巴达维亚航线。

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对大陆的威海移民航线,崇明岛移民航线以及两广航线上,使得移民航线运力极大的增加。

这么多的风帆货船运行,使得政府抽调了大量福船队上的水手,增强风帆船队中华人水手力量,担负起重要的使命。

最大的开支,也就是给水手发放的薪饷,普通水手月银二块银洋,资深水手月银2块5或三块不等,水手长每月饷银5块起。

大几千名水手,那就是很大的一笔月饷支出。

与此同时

政府敏感的察觉到,这些往来于两岸航线的水手们,对定居楚国的移民羡慕不已,内心渴望着举家迁移到楚国定居,这在平日的言谈中时常流露。

定居在海南群岛上的华人移民好日子肉眼看得见,水手们再清楚也不过了。

针对这一倾向,政府方面提出了专门针对水手的优惠移民政策。

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

船队水手可以申请不超过三人的优惠移民,在原有每名移民99两船票的基础上,优惠打6折,即每名移民实收59两银洋。

三个人就是177块银洋,对于花银子购买优惠船票的华人移民,政府方面优先安置到马尼拉地区,享有优先招工,优先安置的便利。

这个政策一出,船队的水手们哪里还按耐得住?

这是天大的便宜呀,有便宜不占,那不是傻了吗?

哪个华人水手也都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都有兄弟姊妹,都有父母双亲,谁不想自家人过上好日子?

于是乎

即便是卖房卖地也要凑钱,把这三个优惠下南洋的船票名额给用足了。

不够的地方,可以向船队申请预支不超过6个月的薪饷,还可以船员间互联做保,再贷款不超过12个月的薪饷,用于支付船票钱。

就这么着,政府方面多加几个华人移民,就让船队的绝大多数水手开始打白工,而且还欠了一屁股债。

每个月不需要付什么薪饷,管吃管住就行了,无疑又节省了一大笔钱。

那为什么水手不用移民贷款,以赊账的方式今后慢慢还呢?

这里面还有说道,举凡赊帐下南洋的那些难民,自身无法决定去处,可能安置到荒僻的南太平洋各荒岛,也可能安置到遍地食人土著的香格里拉岛,更可能安置到一些偏僻海岛去。

具体安置到哪里?

在船队抵达之前,谁也不知道,完全靠撞大运。

就比如1867年开始的两个月,楚国政府突然推出了“移民实边”计划,将这些华人移民一个劲儿的往荒僻的太平洋岛屿上安置。

说实话,到了地头哭声震天那是真的,各种害怕,惶恐,绝望的心情弥漫,常年在海上跑的水手们当然都知晓。

只有花钱买船票的那些移民,才能自主的决定去向何处?

仅这一点,就足以让水手们做出花银子购买优惠船票的决定。

只不过自己多辛苦几年罢了,与亲人天涯分隔的绝望感觉,不经历过又怎么能知道呢?

有效的利用这两个因素,政府将移民航线的成本极大的压缩,帆船不要钱,水手不要钱,仅提供基本的食宿就可以了。

在私盐利润每年220万两白银的基础上,另外铸造价值百万两白银的铜钱,基本就可以覆盖移民运输成本。

摊到每名华人移民身上,成本仅仅八九两银子(注;水手的成本还是要计算),实收达到人均90余两银子,这就是规模效应的极大体现,也是移民暴利的所在。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