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9章 黄忠请随,刘备志在吞魏吴(6k)(1 / 2)神纹本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9章 黄忠请随,刘备志在吞魏吴6k

江陵。

刘备斜倚凭几,闭目静思,马良和程畿侍立左右。

诸葛亮曾私下询问刘备:为何不令法正随军?

刘备的回答是:朕岂不知兵?时无曹操,天下谁敢与朕争锋?

单论军事,刘备跟曹操其实是同一类人。

都属于打了一辈子仗,在战场上刷了大量经验成长起来的一方雄主。

二人都有个共同点:百战不死,化为宿将。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这句话,并非是曹操的吹捧。

演义弱化了刘备的战场指挥能力。

如诸葛亮、庞统、法正,更侧重于在战略上给刘备指明方向,具体的战场指挥,大抵都是出自刘备之手。

以前打汉中的时候,对手是曹操。

刘备不敢有丝毫的托大,法正在前线,诸葛亮在后方,文武精锐齐出,方与曹操在汉中平分秋色。

如今。

曹操不在。

刘备自问天下无敌手,自然有了取舍。

调入荆州的文武中,不论是马良、程畿,还是黄权、辅匡、冯习、张南、傅肜、吴班、赵融、陈式,都只能算刘备麾下二流文武。

一流的诸葛亮、法正留下了。

一流的马超、赵云留下了。

甚至就连汉中之战提拔的魏延,能力不俗的李严和孟达,都被刘备安排去谋划武都郡和阴平郡了。

若不是张飞屡屡来信,刘备连张飞都不想带。

用刘备的话来讲就是:荆州有云长和吾儿在,打个襄阳和樊城,难道还要朕荆益文武精锐齐出?

从更深层面来讲:只带一群二流文武,刘备也存有培养军中年轻一辈的用意。

静思间。

陈到自外而来,小声禀报:“陛下,后将军请见。”

刘备微有惊讶。

这次调兵遣将,刘备同样没考虑黄忠。

“准。”

沉吟片刻,刘备令黄忠入内。

不多时。

黄忠大步而来,拱手就拜:“臣,后将军黄忠,请命为陛下牵马!”

先前,黄忠因在成都闲得无聊,就告假带着亲随游猎诸郡。

等黄忠得到消息,刘备早已离开了成都。

黄忠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我就出去游个猎,陛下就不在成都了?

于是黄忠匆匆赶来江陵。

黄忠深知:军令不能朝令夕改,大军都调度了才来请命,刘备不可能为了黄忠就更改既定部署。

故而。

黄忠直接来个弯道超车:我不带兵,我就给陛下你牵马就行!

换而言之:战场形势万变,只要天天在刘备眼前晃悠,就一定能觅得机会。

听到黄忠的请命,马良和程畿的脸色都变得怪异,似是在极力忍笑。

能不能注意下形象?

你可是大汉的后将军啊!

刘备听得头疼:“汉升,你乃后将军,替朕牵马,成何体统!”

黄忠昂声高呼:“若无陛下慧眼识才,臣也只是区区一介假裨将军;陛下对臣有知遇之恩,臣不能不报,臣为陛下牵马,亦是效仿古人结草报恩。”

看着黄忠那一副“不让我去我就赖着不走”的样儿,刘备扶额问道:“汉升啊,来之前,看了什么书?”

黄忠不假思索,坦然直言:“《左传·宣公十五年!”

结草报恩的典故,就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

显然,黄忠来的时候就已经提前准备了说辞!

见刘备不应,黄忠以袖掩面而“泣”:“臣自随陛下入川,至今已有十年,每逢佳节,倍思故亲,请陛下允臣告假数月,臣想回一趟南阳,祭祀先祖。”

马良和程畿纷纷瞪大了眼睛。

回南阳?

干脆直接点说要绕过襄阳和樊城直接去打宛城。

你一个厮杀汉,学儒生玩什么掩面而泣啊!

“汉升啊,你也一把年纪了,别让小辈们看笑话。”刘备闭眼不忍直视。

黄忠声色更“哀”:“臣老了,臣不中用了,臣这就回成都.”

“打住!”刘备打断了黄忠的由“泣”变“哀”,应许道:“既然来了,就暂时待在江陵。军令不可朝令夕改,就许你:替朕牵马!”

黄忠瞬间由“哀”变“笑”:“陛下英明,臣牵得一手好马!”

看着黄忠乐呵呵的转身离去,刘备也不由摇头轻笑:“这老汉升,一把年纪了也不肯在成都歇着,非得跟着朕军中劳顿。”

随着年龄增长以及身份渐尊,刘备几乎不再有亲自上阵厮杀的机会,可刘备又很怀念上阵厮杀的锐意和热血。

昔日。

黄忠主动来请命跟着刘备入川,为了让刘备同意,黄忠更是以委质的方式。

换而言之:黄忠的命,就是刘备的。

因黄忠不服老想进步而大受感触的刘备,心一软,就将黄忠编入了部曲。

原本刘备对黄忠并未抱有多少期待。

不是刘备不看重黄忠。

看走眼的也不止刘备一个。

黄忠从军多年,在荆州一直名声不显,就连归降曹操后也只是一个代理裨将军,很难让人相信黄忠骁勇善战。

就连关羽在不知情况前,都大骂“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

诸葛亮亦言“马超和张飞亲眼看到黄忠的战功,才不会觉得黄忠同列是耻辱。”

换而言之:人老不以筋骨为能,黄忠都一把年纪了,难道还能跟年青武将一般陷阵先登斩将夺旗?

都是战场厮杀汉,若没有亲眼目睹,谁又能轻易相信一个六旬老头竟比年轻人还猛?

然而入川之后。

黄忠的表现令人大为震撼。

任何人看到一个六旬老头时常先登陷陈,又勇毅冠三军,都会有震撼。

刘备又惊又喜。

捡到宝了啊!

若说魏延让刘备看到了年轻人的锐意进取,那么黄忠就让刘备看到了老年人的壮志雄心。

刘备执意要提拔黄忠为后将军,除了黄忠有大功外,也有对暮年雄心的肯定。

肯定黄忠的暮年雄心,就是肯定刘备的暮年雄心。

亦曾有人言:黄忠就如同一面镜子,让刘备看到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即便年迈也不愿放弃壮志雄心的坚韧,让刘备有一种内心上的共鸣,故而偏爱黄忠。

踱步起身。

刘备来到殿内悬挂的荆州军事图前。

或是兵力部署,或是行军路线,皆在图中。

虽然刘备人还在江陵,但军令早就传到了荆州各处。

片刻。

刘备的目光落在了南乡郡。

在刘备的夺取襄樊计划中,攻打南乡郡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刘备要利用刘封的威望和武勇,让襄樊的曹仁分兵救南乡。

“吾儿,莫要让朕失望。”

刘备喃喃低语,视线仿佛自地图透过到了遥远南乡郡。

此时。

南乡城外。

一座坞堡逐渐成型。

刘封正对南乡城的夏侯尚贴脸开大!

据城而守是吧?

好!

我就在你的城外建一座坞堡,看谁耗的过谁!

坞堡本是一种民间用于防范贼人的营壁,比营寨更坚固,后被用于军事。

军用的坞堡,大的甚至不弱于坚城。

譬如董卓筑坞于郿,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相埒,号曰“万岁坞”。

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三十年!

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对刘封而言:城外建坞堡,其实就是个大型的土建项目。

既有挖战壕、埋鹿角、立箭塔、修营壁等军用设施,亦有挖水池、挖粪池、修房屋等生活设施。

一个优秀的大将,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土木老哥。

要有规划,要抢工期,还要提防有人搞破坏。

看着城外初具规模的坞堡,城头的夏侯尚脸色也变得铁青。

一个月前。

刘封忽然对南乡郡发动奇袭,阴县、酂县和筑阳望风而降。

三县豪族被新城郡渗透得厉害,一听刘封要打南乡郡,想都没想直接就降了。

等夏侯尚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毁坏渡口桥梁,来不及召回外出的将士,来不及驱回城外的牲畜,只能仓促的关闭城门。

夏侯尚那个气啊。

一不留神就成糜芳傅士仁了。

自刘封离开后,夏侯尚也发起过几次针对新城的小规模进攻,然而关平每次都是下令守城不出。

时间一久,夏侯尚对关平就不怎么当回事。

再加上刘封离开新城郡的时间太久,久到夏侯尚都认为刘封不会再回新城郡。

对刘封的奇袭,夏侯尚几乎没任何的预料!

更没想到阴县、酂县和筑阳会闻刘封之名望风而降。

一开始。

夏侯尚也是抱着据城而守的想法。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