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7章 一池三山(1 / 2)大明终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

初铺水际,忌为浮泛之山次布路歧,莫作连绵之道。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回抱处僧舍可安,水陆边人家可置。

村庄著数树以成林,枝须抱体山崖合一水而瀑泻,泉不乱流。渡口只宜寂寂,人行须是疏疏。泛舟楫之桥梁,且宜高耸著渔人之钓艇,低乃无妨。

悬崖险峻之间,好安怪木峭壁巉岩之处,莫可通途。远岫与云容交接,遥天共水色交光。山钩锁处,沿流最出其中路接危时,栈道可安于此。

……

手亲笔砚之馀,有时游戏三昧。岁月遥永,颇探幽微。妙悟者不在多言,善学者还从规矩。

……山水诀王维

……

讲完掇山技法,再说回掇山的布局。

徐太傅道:“掇山布局的原则是师法自然。平面布局讲究出自理,发之意,达之气。理,指布局上合乎目距、视角、视线、视野等成景规律。意是指布局的立意构思、空间构图要有天人合一的意境。气指园林要有诗词的情调、泼墨山水画的韵味。

立面构图上的要诀是:一是主次分明,循序有章二是错落起伏,曲折灵变三是虚实变换,光影呼应。疏密,大小结合。深意画图,余情丘壑未山先麓,自然地势之嶙嶒构土成冈,不在石形之巧拙宜台宜榭,邀月招云成径成蹊,寻花问柳。临池驳以石块,粗夯用之有方结岭挑之土堆,高低观之多致欲知堆土之奥妙,还拟理石之精微。山林意味深求,花木情缘易逗。有真为假,做假成真稍动天机,全叨人力探奇投好,同志须知。

掇山叠石造型有平山、深山、高山等形和峰峦、沟壑、溪谷等态。筑园师根据山石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等石性,垒叠出山峦溪涧的形态,表达出雄奇、空灵、娟秀、古朴、飘逸等姿态,表现出孤高凌厉、峭立不群的气势,或展现出空谷幽兰、鸟鸣山幽的意境。方堆顽夯而起,渐以皴纹而加瘦漏生奇,玲珑安巧。峭壁贵于直立悬崖使其后坚。岩、峦、洞、穴之莫穷,涧、壑、坡、矶之俨是信足疑无别境,举头自有深情。蹊径盘且长,峰峦秀而古,多方景胜,咫尺山林,妙在得乎一人”

徐太傅结合庭院中的假山,讲完了掇山叠石。

郦雪璇意犹未尽,道:“太傅,无石无水不成园。您讲完了造园术中的掇山,该讲理水了。”

徐太傅抚须笑道:“好好好,你们想听,我就讲。现在对掇山理水感兴趣的年轻人可不多了。

子曰:水有五德,德、义、道、勇、法,君子遇水必观。山主静,水主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