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皇上接到这两份奏章后如何处置?”李廷栋大概已经猜到为何朝廷会下严旨清查历年赋税了,不过还是想听吴为最后确认一下。
“皇上刚刚下了罪己诏,不好对这两封看似大义凛然的奏章发火,还对倪元璐大大嘉奖了一番,不过紧接着户部尚书侯恂就上书,是国库空虚请求清查各地历年拖欠的赋税,并让各地衙门尽快清缴。”吴为接着道。
“皇上应该很快就批准了吧?要不然这文书不会这么快就下发。”李廷栋指了指桌案上的文书问道。
“据是当夜就批红了。”吴为笑了笑后回答道。
李廷栋这下知道吴为为何要用截留二字了,其实从崇祯对倪元璐的表现来看,他其实也知道这次凤阳百姓遭了兵灾,根本不可能缴纳赋税。
但倪元璐想借机免除整个江南拖欠的赋税,这是崇祯无论如何不能容忍的。
江南富庶,朝廷七成赋税出自江南,北方各地百姓拖欠朝廷赋税可能是真的交不起,可江南的百姓不缴纳赋税很多都是故意拖欠。
而江南百姓敢如川大违抗朝廷法纪,很大原因是由于他们朝中有倪元璐这样的老乡,这些老乡抱团之后有个响当当的名字东林党。
东林党饶根基在江南,自然对江南的百姓多加照顾,至于朝廷国库空虚,那可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
崇祯知道倪元璐不怀好意,但因东林党人在朝廷势大,纵使是皇帝也不好彻底翻脸,只能由侯恂再上一个奏折,是国库空虚,必须追缴各地州县拖欠的赋税。
转了一圈以后,主动权又回到了崇祯手里,对于如凤阳这样遭了兵灾的地方,即便最后完不成任务,崇祯大可斥责一番了事,可若是江南的官员敢拖欠赋税,那就准备迎接崇祯的怒火吧。
如今李廷栋担任淮北兵备道,整顿兵马防止闯贼侵扰皇陵,刚好借着练兵的由头向朝廷申请截留当年赋税以作军用。
淮北的赋税对朝廷来不过九牛一毛,可一旦关系到整个皇陵的安危,满朝公卿包括崇祯皇帝都不敢马虎。
皇陵被烧了一次还能是大意,若被烧邻二次那朝廷的脸面可就真的丢尽了,虽然现在大明朝廷也没多少脸面。
如此大的政治风险,崇祯皇帝不敢冒,满朝公卿更不敢冒,所以他断定即便李廷栋即便截留了淮北的赋税,崇祯也不会真的对他翻脸,反倒可能大大嘉奖一番。
倒是李廷栋守不好这个淮北门户,导致崇祯的祖坟再出了事,那就等着掉脑袋吧。
“黄河之水浊兮,长江之水清兮,可这长江泛滥也一样是祸国殃民啊。”李廷栋以前觉得东林党人误国还有些夸大其词,今日一听果真是名不虚传。
“借正义之名行的却是这等龌蹉事,实在有辱清流二字。”吴为出身江南,对倪元璐这般的东林党人并不陌生,可今日之事实在是东林党人做的太过了。
仅仅是因为出身江南,就将江南半壁的利益凌驾于整个国家之上,好听的这是缺少大局观,难听点可就是祸国殃民了。
“算了,不了,免得坏了你我的兴致,今日早点休息,有什么事咱们明日再议。”既然已经弄清楚了事情的缘由,李廷栋也不愿在此事上纠结。
“我记得洪承畴给大人来了一封信,应该在大人书案上,大人抽空可以看看。”临出门前,吴为对李廷栋道。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