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一双平底鞋就去了镇上。
要买的东西很多,电饭煲,电磁炉,碗筷,勺子洗洁精……
老板看柳暗花是一个姑娘。就大发慈悲的开着自己的三轮儿,带着柳暗花买的东西。送她回学校。
柳暗花表示感激不尽。顺便就又多买了一个收纳柜,捎带上一袋米,和一些蔬菜。
等把这些东西规矩的放到房间里,柳暗花就觉得自己饿了……
拿着水桶接了桶水回来,柳暗花觉得做菜有些麻烦,就简单熬了一点粥,配着买的老干妈榨菜,吃了个饱。
柳暗花把下铺收拾成了自己的沙发,平时可以坐,或者憩一会儿。
这不吃饱了,柳暗花就躺倒下铺去挺尸,因为没有网络,手机是完不成的,着实是有些无聊……
好在,无聊没有持续太久,苏燃就带着新课表来了,柳暗花看了看课表,每四节课,今下午就有两节语文。
柳暗花就开始全身心的准备下午的第一堂课。花了20分钟进行一个简单的备课,柳暗花这才发现,距离下午两点半的时间,还很遥远。
好吧,又无聊了,柳暗花晃着双腿,想了想起了床,走到苏燃房间门前,却发现门是开着的。
“花花,你来了,快请进,你吃了吗。”
“谢谢你苏老师我吃过了,我主要是有点无聊,想过来找你借几本书看看。”
苏燃停下收拾碗筷的手,扯过毛巾擦了擦手,从桌子抽屉里拿出两本书递给柳暗花“不嫌弃的话,你可以看看这两本,一本是讲中国建筑,配有图片,比较生动,另一本呢,是一些优美的散文,闲暇时光可以看看,打发无聊”
柳暗花接过书冲苏燃点头致谢“谢谢你,苏老师!我会爱惜这两本书的”
……
有了书本打发无聊,柳暗花觉得时间快了不少。
这不转眼就到了两点十五分,
柳暗花想着自己这是第一次在这里上课,提前一点去和学生们话也是好的。
于是柳暗花提前出了门。一路上陆陆续续有学生经过。柳暗花看到他们脸上红红的,一个个儿生机勃勃!斗志昂扬的!
虽然穿着破旧。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的自信
真希望岁月不要抹平他们现在的笑容啊!!!!柳暗花这么想着。
就来到了二年级一班,出乎意料,班上人却已经到齐了,全盯巴巴的望着进门的柳暗花。
张张脸都是淳朴,充满期待。
柳暗花刚站上讲台
“起立!”
“老师好!!”
声音整齐洪亮!!
柳暗花被这出搞懵了,但是随即冷静下来“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又整齐落座,嗯,真的太乖了这些孩子
柳暗花大概的看了一眼班上的同学“大家好,我是新来的老师,我叫柳暗花。不知道大家对于我的名字,有没有什么别的感觉??或者想法??”
这是一个大胖子举了手
“这位同学,你”
胖子嘿嘿笑了两声,摸了摸自己后脑勺“那个!我的想法就是,老师你真好看!!”
“哈哈哈哈哈哈”
班上立即爆发声的声。柳暗花却并不生气“嗯!谢谢这位同学的夸奖,你也很可爱呀!请坐”
胖子坐下了,另一个女生却立即举了手
“这位女同学,你来”
女同学笑道“老师,我想起一首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老师,你的名字是出于这首诗吗?”
柳暗花带头为这位女同学鼓掌“非常棒!!我们大家为她鼓掌!!!”
等掌声平息柳暗花才到“好,那么第一个问题。有同学自己完美解答了。那么现在我想请问大家,知不知道,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立即有同学起来回答“这首诗的意思是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至于表达什么,老师我还没有想到”
“非常棒!!!大家鼓掌!!”
啪啪啪啪
柳暗花这时候示意同学落座,这时才缓缓道“首先呢!
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丰收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是烤乳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这两句是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此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下一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