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强有弱时,两个相对较小的联合起来的质量要大于最大的那个,否则也无法维持稳定。真正的运转,就要看最小的那个怎么摇摆了。
如今的局势是,百越联盟在山岭中,依托地形优势保持独立存在于楚汉之外,不管是楚还是汉都不敢轻易对百越出手。
当初秦始皇也是在完全统一了六国后才腾出手去收复百越的。
再有就是刘邦的下邑画策,也是要他汉王拖住项羽,然后才能将韩信分出去北路包抄。
项羽的失败,便是失败在以优势兵力放到了不擅长的攻关战略上。
汉王不如项王,这个是在人的层面比较。但汉王虽弱,却是借了荥阳关的地利。在一定意义上,项羽是完全用人力对抗刘邦的人力加天地之力。
那么,怎么破解这个局呢?
在最初的时候,范简就找到办法了,让项羽离开荥阳,到广阔的平原上呆着,吸引刘邦过去打他,这样一来刘邦便不能借任何天地之力了。
在平原上,项羽的人力占据绝对优势,要分兵两路,也是他,而不是刘邦。
假如,在彭城之战后,项羽不去追刘邦,而是留在彭城,刘邦敢过来一次就打他一次,刘邦能跑一次,不可能次次都能跑,凡事不过三。
还有最后的十面埋伏,那也是建立在项羽穷途末路的前提下,假如他处在满血状态,即便是真的全天下联合起来,在大平原上都不能是他的对手。
二十多岁的项羽着什么急啊,好好的在西楚抓生产,练强兵,熬个十几年就能把快五十的刘邦给熬死。
到时,正值中壮年的西楚霸王将会更加的沉稳厚重,年轻人的轻浮急躁将会得到沉淀。
沉稳厚重的项羽,不用出去打,只要居中一坐,霸气便可威压四极,到时谁敢不服?
不服你就来试试,看我能不能拍扁你?
当然,即便是那时是霸王项羽,也不能轻易带兵乱跑,他可以招募选拔人才,任用贤能,让手下去征战地方。
就算是手下够废物,也可以打败仗啊,败了不可怕,把敌人给引家来,让本王来捏死他。
可要是他项羽坐不住,自己带兵钻山越岭,攻城拔寨,那就完了。遇到任何非正面硬刚的战斗,都是在以人力对抗天地之力。
山、川是天险,在一定意义上坚固的城池也是天险,算后天之险。类似先天法宝和后天法宝的区别。
项羽有法宝吗?
他在放弃乌龟壳的关中,跑到彭城定都时,便放弃了先天防御至宝。
他拳头硬,不需要乌龟壳。
可汉王拳头绵软,却急需坚硬的龟壳保护,所以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夺取了关中。
面对顶着龟壳的刘邦挑衅(刘邦攻打彭城,然后就急忙缩了回去),年轻的项羽被激怒了,誓要敲碎乌龟壳。
但他霸王项羽能扛鼎是真,力拔山兮气盖世却是夸张,要真的能拔山,直接将嵩山拔起来扔一边去,还有什么荥阳关啊!
他做不到真正的拔山,所以他短时间内敲不碎乌龟壳。他愤怒的敲打了两年多乌龟壳,却是将自己的老窝给撇下了,让英布、韩信、彭越三个蚕食一空。
当时的情况下,汉王展示了智慧,项王秀出了愚蠢。汉王封答应韩信三人平分天下,项羽依旧还端着霸王的身份,若是他也去招抚韩信三人,那三位绝对不会投靠汉王,最大的可能就是谁也不帮,置身事外吃瓜看热闹。
项羽失败,败在不够成熟。
所以说,年轻得志容易膨胀。项羽膨胀的有点太过了,不容许头上有任何人的存在。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