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杨华一脸迷惑,李连继续解释道:“自从上次公子让人送来稻种,两头水牛,后来又把建庄园剩下的木料,这些急缺的东西都送到庄子里,大家都感激着你呢!”
听了这话杨华更加懵逼了,这些事情他都没做过啊!
最后只能将目光投向姜信,看不出来,这小子做事情考虑得倒是挺周到。
他送这些东西对于杨华来说虽然值不了几个钱,可对于高家庄村民,可能就是天大的恩赐!
既然如此,杨华立马入戏,像是领导视察般一本正经道:“春耕是关系到今年收成的大事,马虎不得,要是还缺什么只管告诉我!”
“我们已经受了公子这么多恩惠,怎么还敢再提要求?”李连连连摆手道。
杨华点点头,要是这李连贪得无厌,真以为自己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他就得考虑考虑是不是要换一个里长了。
在一阵前呼后拥中,杨华顺着青石小路往庄内走去,里长李连始终在前面弯着腰引路。
看着庄子内被大雪压坏的房屋如今都修缮一新,说实话杨华很满意。
一边往前走,李连也一边为杨华介绍起村子的详细状况来:“杨家庄全庄一共一百三十四户,人口四百七十五人,能干活的有四百人左右。全庄水田三千一百一十六亩,年辰好能收七千石水稻,年辰不好像是这几年就只有五千多石……!”
介绍完详细状况,最后李连开始说最关键的地方:“往年村子秋收后都是到碧峰寺交租,老主持心好和我们五五分,今年咱们村子的地都到了公子名下……!”
五五分,这他娘也太黑了吧?
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居然有一半的粮食都不是自己的!
杨华看都没看他一眼,直接开口道:“四六分账!”
李连连连点头,一脸认真道:“嗯……公子送来了水牛,又送了稻种,按理说就是三七分二八开也没问题!”
杨华一翻白眼,这里长倒是块做生意的料,光为顾客打算,只好又耐心重复一遍:“我说的意思是我四,你六!”
“啊?”
听了这话李连当即愣在原地,忘了引路,半天才回不过神来。
“啊,什么啊?”姜信上前一步,横着眉毛凶神恶煞道:“还不快谢过少爷?”
李连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感恩戴德道谢起来:“杨公子真是宅心仁厚,能有这样的东家是我们杨家庄所有村民的福分!”
逛了一圈,杨华对整座庄子算是已经有了一个大概了解。
特别是每年能有多少收益这一块!
和杨华一样,朱元璋因为是苦哈哈出生,所以对老百姓的优待没得说。
不管是开国之初,还是最后国柞崩断,农税一直都是历来各个朝代中最低的一个。
每亩最多也就收过四斗,后来减至一斗。
南方每亩水田年产平均二石,就算按两斗收税,也才占总产量的百分之十。
有了这个前提,再计算。
杨华买庄子花了八千两,就算年辰不好他也能收到两千多石粮食。
再交两百石粮食上去,他每年最少都还有一千两银子纯收入。
看起来虽然不多,可贵在细水长流。
并且这可是完全属于杨华的私人财产!
再说,这还没加上其他小麦,高粱,棉花,这些旱地上种的作物。
并且是在他破天荒只收四成的情况下,要是他也学着那些大地主收五成,六成,甚至七八成,那两三年就能回本。
简直就是一本万利啊!
难怪那些大户豪族手下动不动就是上万亩,几万顷的田地?
剥削,赤裸裸的剥削!
嗯……杨华开始盘算自己是不是应该多买点土地?
从农包围城市!!
解救更多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
走上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