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抬眼看了下崇祯的眼睛,那望着校场的眼眸显得有些深邃,似乎蕴含了他难以琢磨的智慧。
皇上带着柳如是进入天策军,初看荒谬,此时孙传庭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妙,如是姑娘的措施,孙某佩服,敬请主持政宣会。”
孙传庭思路畅通起来,破除大明军心涣散的顽症,凝聚军魂,得靠柳如是的政宣会,鞭子抽军兵效果甚微。
他豁然明朗,严整军纪,只靠严厉的治军手段,的确只能起到一时之效。
当威望十足的统将离开部众,很快就糜烂下去,士气与军纪一日不如一日。
大明军兵在如今糟糕的局面下,再难维持,不出现大溃败就算烧高香了,剿灭流寇、抵御建奴更是奢望。
孙传庭露出了苦笑,如同读书学子一般,自以为把圣贤经典读好了,半部论语可治天下。
他又何尝不是,以往觉得读通了兵书,再经历战事,总结治军和领军打仗的经验,便能安定天下。
可残酷的溃败事实,加上杨嗣昌的甩锅,让他进了牢狱。
他觉得自己比那些读书人还稍微好一些,毕竟亲历战事。
许多朝堂官员和地方官捧着圣贤经典,遵照书本树立的标准行事,尤其是理学狂热者,以为修身齐家,修出一身道貌岸然的好修养好品格,便可治地方,甚至治国平天下了。
然而如今整个大明的糜烂局面,正是诸多理学君子的修身平天下理念在现实面前一塌糊涂的果子。
“整肃军纪,凝练军魂,柳姑娘才思敏捷,孙某佩服。”孙传庭脸色不大自然了。
窝在牢狱之际,他常反思自己,以为兵书还没悟透,便让家人将各种兵书源源不断的送入,苦读之后再求索,然后再读,却越读越茫然。
崇祯皇帝的话,柳如是的具体措施,如同重锤,令他苦苦求索的治军之道,仿佛打开了一道光亮的大门。
孙传庭看向崇祯的眼眸缩成了麦芒状,皇上的用人看似不着边际,却把握住了军心涣散的要害。
这柳如是,也只有皇上敢如此用她,换作任何人都不可能。
“让军兵读书,让他们听小说、看小说,他们才能把皇上当亲爹一样供着,把大明江山视为自己的家园,誓死拱卫!”
孙传庭朝柳如是深深的弯腰作揖,猛然发出响亮的吼声:“柳提督,孙某拜求你了,此事全由政宣会主持!”
柳如是笑吟吟的抬手道:“孙营正不必多礼,都是为皇上办事。”
想到之前腹诽柳如是借助容貌和身子获得皇上的恩宠,孙传庭脸色通红,把皇帝想得龌龊了,也看低了柳如是的聪慧和能耐。
这可不是靠脸和身子吃饭的女人。
“孙某该招几个体强力壮身手敏捷的女子,护卫柳提督。”孙传庭心中愧疚,恨不得将柳如是当成老妈拱卫起来。
“这事你费点心,不只柳如是,也给李香君和陈圆圆每人招几名身手敏捷的悍勇女护卫。”崇祯微微一笑,双手负后,踱步沉思片刻,抬眼道:“天策军还得再设参谋会,有总会长和会员,面临战事要有会议协商的习惯,参谋会则相当于出谋划策的谋士智囊。”
孙传庭频频点头,参谋会,一听就懂。
而且不只一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有参谋会总比一个人拍脑袋强。
崇祯悠然道:“再设情报会,会员相当于探子,但比散乱的探子更职业,需不断的总结情报工作的得失,整理成文。”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