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快成熟的时候,园里的不速之客就多了起来。英子周末的时间都是在园子外面的葡萄棚上度过。棚子用木棍支撑起来,有两个人那么高,便于查看方圆几里的葡萄园。
杏花经常带着作业过来。两个人钻在南北通透的棚子里,下面是一排排的葡萄架。
这天周末,英子跟杏花说要跟爹一起去附近的唐家村卖葡萄,那个村子请了戏班子唱戏,人多能卖的多一些。为了葡萄园,英子家新购了一辆三轮车,跑起来带风,比拖拉机速度快多了。
吃过早饭,英子就跟爹一起将串串发紫的、熟透的葡萄,用剪刀在茎部剪下来,小心的码放在框里,框底提前垫了软的麦秸,直到把两个筐都装满了,跟着爹的三轮车一起往唐家村奔去。
下午两点,戏才正式开演。父女俩把车停在戏台右侧不碍事的地方,吃了几口干粮,拿出秤摆好,就等着人来了。
吃过午饭陆陆续续有人到戏台前占位子,大人小孩也出来了,小孩看到葡萄吵着要吃,大人一般都会买个半斤一斤的。
有人开了头,买卖就好做了。坐在凳子上,一边等着看戏,一边惬意吃葡萄的人就是活广告。
摊位前,英子负责收钱,她爹负责称重,每次秤杆子都是准星儿,杆头高高挑起,自家种的葡萄,做的不是一锤子的买卖,足斤足两是一定给够了。
英子的钱包一块两块、一毛两毛的积攒着,渐渐鼓起来。戏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专注在戏台上,买卖少了,爷俩也捎带着看两眼。半场过去了,有的年轻人本意并不在戏,溜达的时候也转过来买葡萄自己吃或者给女伴吃。
一位小伙子来到摊前,问英子,“葡萄怎么卖啊?”
“两块一斤。”
“不便宜啊!”
买卖人都是和气生财,英子从来不会说嫌贵别买啊之类的话,也不会看人下菜碟,妇孺老幼、童叟无欺。也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过来搭讪的,还是有买的打算,正好英子政治课上学了价格与价值,便与他说道:
“你看,我家种的是巨峰葡萄,特意从外地引进的品种,比咱们当地的葡萄大,果肉又厚又多。不仅果实大、颗粒饱满,吃起来也更甜一些。”
英子拿给他一颗,“尝尝,是不是好吃。你说价格高,首先,种植葡萄不是一年两年就能结果的,咱都是庄稼人,自然知晓这个道理。伺弄植株需要人力、时间,需要养料、粪土,这些付出的劳动都是葡萄无形的成本,是看不见的价值,最后体现在了葡萄的价格上。你说,这样算下来,葡萄的价格还贵吗?放心吧,绝对公道,不会漫天乱要价的。”
英子爹在边上听了心里笑开了花,啥时候自家姑娘变得这么能说会道了。
年轻人被英子的一番大道理也折服了,笑着说:“行,你这个解释还挺靠谱的,给我先来五斤,带回去给大家尝尝,好吃再过来买。”
英子连忙说:“好呀,好呀。”心里激动的想着,妈呀,这是碰到大户了,一下子买了这么多,出手阔绰。看来到散戏,剩下的葡萄都不够卖的。
回去的路上,英子爹夸赞她真会做买卖,大有青出于蓝高于蓝的势头。英子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想着还是政治老师教的好,讲透彻了,理解了,自己无意中就把书本上的内容搬过来学以致用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