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这粮仓里面的粮食,在之前刚刚被他们调走!
当初鞑靼三十万骑兵犯边之时。
弘治皇和内阁众人都以为,如此战事,短时间内根本无法结束,不能全部依靠太子殿下的联合百货。
所以众人在商议过后,大举征调江浙粮草,增援大同!
可是谁曾想,粮草还未运到大同,战事就已经结束了。
就当君臣还沉浸在这鞑靼灭亡的喜讯之中时。
江浙却又突发地震。
一想到江浙百姓,受灾过后,却无粮可吃的局面。
众人的脸色,顿时开始变得惊恐起来。
民以食为天,家园被毁,再无粮可吃,这岂不是要出乱子!
弘治皇面色沉重,转头望向刘健,问道:
“刘阁老,之前从江浙征调的粮草,现在在何处?”
刘健紧皱眉头,同样一脸忧色,拱手奏报道:
“启禀陛下,那些粮草因为边关战事已消,目前暂时储存在通州仓。”
弘治皇眉头紧皱,面色凝重:
“通州仓?太远了!可否从四府邻近府县调粮?”
刘健沉思片刻,答道:
“禀告皇,此举仅为权宜之计,地震过后,灾民必将流动,临近府县必定首当其冲。
真若大举调粮的话,微臣建议,还是从邻近的淮安仓着手,毕竟淮安仓身为四大粮仓之一,粮食储量,绝非一般府县能比。”
弘治皇闻言点了点头,思索片刻后,沉声说道:
“拟旨!
调拨淮安仓粮食南下四府,赈抚灾民!同时行文浙赣豫等江浙相邻省份府衙,命其征调粮食、药材等物,就近运往杭、嘉、绍、宁四府,赈济灾区,二者齐头并进,想来能暂解四府燃眉之急!”
“遵旨!”
殿下的三位阁老和六部尚书,听到弘治皇的话语之后,尽皆跪下领旨。
片刻之后,刘健见弘治皇再无后续旨意,出言提醒道:
“启禀皇,微臣建议,派出钦差御史,巡查江浙粮价,若有人趁大灾之时,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直接抄家论斩、杀无赦!”
弘治皇闻听此言,满面愁色。
江浙粮草全部调走,此时又恰逢地震。
若是再有人囤积居奇、低买高售、哄抬物价。
无异于将这四府的大明子民,往绝路推。
可商人逐利本性,根本无法避免。
纵使施以重典,也未必能吓倒多少。
弘治皇想到这里,神情顿时变得狠戾起来,冷声说道:
“钦差御史一事,尔等认为谁去比较合适?”
刘健朝着左右看了看,见到无人出声,干脆继续说道:
“臣举荐一人,南京吏部左侍郎杨廷和。”
弘治皇闻听此言,面露思索之色,想起这杨廷和是何人的他,点头应允道:
“拟旨就是,任命南京吏部左侍郎杨廷和为钦差御史,代天巡狩四府灾区,严控江浙粮价!”
“遵旨!”
殿下的一众朝臣齐声接旨。
弘治皇眺目望向殿外,愁眉不展。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