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室修建的十分规整,一条主墓道的两侧有着多个墓室。
左右墓室都是相对而建。
前两个墓室之中都没有陪葬品,都是一些奴隶或工匠们陪葬的骨骸,每个墓室都有二三十具之多,让头次看到的陈志远也是有些吃惊。
但李振国他们对这种古代陪葬的事情都已经见怪不怪,看墓室中的这些骨骸就像是看到路边的摆摊卖东西的一般,毫无波澜。
因为前两个墓室都是陪葬骨骸的缘故,李振国并没有多做停留,毕竟他的工作是保护古墓里的文物,而这些骨骸会有专门的人来收敛。
从第二个墓室开始,就出现了大量的陪葬物品,大多都是一些器皿类型的瓶瓶罐罐,在当时都不是多么贵重的物品。
但能存放到现在,每件都价值连城。
通过之前吕芳考古队的初步判断,这个大型古墓很可能是一千多年的唐朝。
这是从古墓的样式和陪葬物品的风格等因素综合得出的结论。
具体是唐朝的那个时期,还需要把古墓之中的古董全部挖掘后,通过古董来推测,或是通过墓主人的身份来判断。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眼前的情况还是要尽可能的把古墓之中的古董都完好无损的挖掘。
李振国教授带过来的另外两名学生,一个记录,一个就统计,看来是先要统计完古墓中的所有古董,之后再进行有计划的挖掘。
估计这种事情已经都轻车熟路,所以在李振国教授还没有吩咐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展工作。
李振国则是没有管这两人,而是带着陈志远继续沿着墓道向里走。
下两个墓室,依旧是大量的陪葬品,但这里的陪葬品已经在当时有着一定的价值,根本不是普通人所能拥有的。
这对判断古墓具体年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这些东西都时当时社会比较流行的东西,不似那些生活器皿之类的东西那样普遍,往往都带有当时社会的一些特点。
就如用来喝茶的碗,唐初的碗深腹、直口、平底,较多保留隋碗的造型。另一种碗近似钵形,但体积小,器壁一般较厚重。
唐代中期,开始出现一种身浅、敞口外撇、玉壁形底足的碗。
晚唐以后这种碗式大量出现,碗的胎壁从厚重逐渐转趋轻薄,从玉壁形底向宽圈足方向发展。
这种碗式的流行,与唐代饮茶之风盛行有直接关系。
所以才能从古墓之中陪葬品看出墓主人所在的具体年代。
李振国因为对下墓这种事如家常便饭,再加上身体变好,并没有感觉到古墓中的阴冷,就便看便给身边的陈志远简单的解说起来。
有时候还会考教陈志远两句面,都无一例外的都对答如流,这就让李振国对他更加满意。
8。:8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