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5章 牛头山封赏(1 / 2)沉渣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日后。

梓州城西郊,牛头山下。

牛头山本是道教圣地,曾几何时,无数风流文人来到这座三川内第二大城市,来到这处圣地,写下无数优美的诗篇,为锦绣大唐再添华章。可随着新儒学的兴起,随着大唐的没落,牛头山也渐渐被人遗落。

但今日的牛头山却是气象一新,周围所有的道路皆被封住,甲胄光亮的士卒们持戈而立,鲜红的盔缨随风摆动。

山上山下,旌旗密布。

梓州城破后,高仁厚第一时间遣使将捷报送往成都。而在今日,朝廷派出的天使也终于抵达梓州,另携带有无数赏赐,将在牛头山下大肆封赏。

高仁厚当先而立,一众平叛将领分成两列,在他身后翘首等待。

所有人皆身穿华服,器宇轩昂。

封台之上,天使田灵儿手捧黄色的绢帛圣旨,庄严而有节奏地趋步至台中。

再面朝台下众将,缓缓打开圣旨。

“东川节度留后、行军司马高仁厚,神资壮烈,天赋机谋,誓立功名,志安家国,至于屯田待敌,率士当冲,收百姓十万余家,降贼党三万余众。灭阡能,伐峡路,平东川,杀贼无非手刃,入阵率以身先,始有三川重得太平,黎民复有安康……

“特拜授高仁厚,剑南东川节度使,判东川军节度、梓绵遂龙阆剑普等十二州观察处置巡检屯田劝农等使,加检校太尉、侍中,镇军大将军,勋柱国,食邑八百户,食实封八百百户。”

念及此处,田灵儿暂收起圣旨。

一片山呼海啸的“万岁”声中,高仁厚从两列人群中颤巍巍地走了出来,步至封台下正中处,匍匐在地:

“臣,高仁厚,叩谢圣恩。”

而后长跪不起,宽大的朝服掩盖下的后背抽动不止……

最后,老泪纵横的高仁厚竟是在高牙内等人的帮扶下才能站立起来,颤巍巍地走上封台,从田灵儿手中接过节度使象征的双旌双节、対兽紫色朝服等御赐物件。

其后,王时运、高珂、韩琪、杨茂言等人一一听赏。

都军使王时运被敕封为绵州刺史,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绵州紧邻梓州,两地唇齿相依。杨师立速亡,便有始终未能掌控绵州的缘故。如此紧要之地,高仁厚又怎能容许外人染指?非得是他最亲信,也是最得力的部属才能担此重任。

韩琪如愿成为了陵州刺史,并代行荣州事务。

尽得陵、荣两州之地后,再加上其族弟韩珙治下的眉州,从今而后,黄头军便成为了剑南三川境内任谁都不可小觑的一股势力。

郑君雄用他老长官的头颅换来了新的前程:遂州刺史。

在这个时代,忠诚早被埋进了坟堆里,唯有识时务的人才能与世同浮沉。

杨轻第五个听赏,她挣来的官衔是:领右监门中郎将,忠武将军,勋上轻车都尉……

这些虚衔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职事:普州刺史。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