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1章 抢(1 / 2)傅太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数明朝,所谓的权臣,实际上和汉唐时期的权臣,相差甚远。

真正的权臣,是权倾朝野的权臣,一句话就可以废立皇帝的那种。

但明代的权臣,上有司礼监制约,下有君臣思想的禁锢。

内阁中,首辅也不是一家独大,还有其他诸多的大学士进行掣肘。

譬如张居正,说他是权臣纯粹是冤枉他。

张居正时期,若是没有大太监冯宝和皇太后的支持,他也无法在朝野独断专行。

纵然皇帝年幼,也有皇太后进行辅助。

哪怕碰到了吕后这种级别的人物,又有内阁,文武百官进行制约。

故而,明朝时期,是权力最为平衡的时期。

虽说君王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制约,远远没有清朝皇帝,那种乾纲独断,一言决定他人生死的权柄。

但恰恰就是这种权力的制约,又保障了皇帝的权威和地位。

清朝可谓是中央集权最为强大的时期,但同时也有一个弊端。

那就是皇帝年幼时,一个有野心的皇太后,很容易成为吕后、武则天这样的人。

譬如慈溪,就是很典型的代表。

以一个女人的身份,执掌清朝半个世纪之久。

这无论是在宋代,还是明朝,都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因为,宋明时期,文臣势力强大,故而当时的文官,就不可能允许,一个不想干的人,来争夺他们手中的权柄。

哪怕这个人是皇太后。

即便是皇帝,面对势力庞大的文官,都束手无策,气的一多半的明朝皇帝,天天缩在后宫,和文官们斗气。

这就更别提皇太后。

一个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就将后宫的一切牛鬼蛇神,拿捏得死死的。

但因为清朝皇权高度集中,文官势力又远远不如宋明时期强大。

故而,才造成了诞生出像慈溪这样的女枭雄。

但凡是有利也有一弊。

宋明两朝,固然皇权衰落,文官势力强大,保证了皇权的稳定性。

可文官的强大,必定会压制武人的发言权,每逢战事,往往会造成外行指挥内行的局面。

一旦遭遇失败,就找各种理由,将战败的后果推卸给那些武将身上。

又因为朝堂是文官把持,也有不杀士大夫的祖训和惯例。

皇帝往往只能无可奈何的,让那些武将背黑锅。

下一次再起战事时,又让文官指挥武将,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如果是王朝鼎盛时期,仗着家底强,能折腾得起。

可一旦遇上强悍的外敌,譬如蒙古、金朝的崛起,亦或是天灾人祸,譬如明末,就很容易国土沦丧,成为他人砧板上的鱼肉。

文官势力不强,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每逢战事,都让武将直接负责,军事实力自然可以保持长久一些。

但这也造成了,朝堂上很容易出现权臣,亦或是后宫乱政的局面。

没有了文官系统的制约,宗亲、武将、后宫、外戚,都拥有成为权臣的资质。

可好处也明显,那就是权力高度集中,若是碰上一个明主圣君,哪怕只是一个中兴之君,少了那么多掣肘,皇帝就可以随心所欲的颁布自己的旨意,带领帝国走出泥潭,再度崛起。

譬如唐朝,首都几次被攻陷,但几次又重新夺了回来。

偌大江山,处处狼烟四起,不知有多少路反军趁机称雄,边外又有异族窥视,这要是放在明朝或是宋朝,早就亡国好几十次了。

可后续唐朝先后诞生几个明主英君后,迅速地扭转乾坤,再造大唐。

这就是得益于中央高度集权的好处。

但后续的历史,也是众所周知的,被一群太监给玩坏了。

解决掉了宦官,又迎来武将或是世家出身的权臣,彻底将唐朝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中。

……

在皇权远远不如清朝具有权威性的明朝,皇权纵然有文官系统进行制约。

也有不少文臣,敢忤逆皇帝的旨意。

但像那些文臣,哪一个不是中央的大佬?

各地封疆大吏,谁敢忤逆?

毕竟,皇帝还是名义上的天下之主,皇帝拥有裁撤内阁首辅的权力。

这就更别提,一个小小的灵犀道观的观主了。

不说皇帝,仅需皇帝身边的心腹一句话。

当地的父母官,就会屁颠屁颠的献媚邀宠,替皇帝解决好这件事,希望能纳入皇帝的法眼,早点高升……

“看吧师傅,这就是权力。我因为拥有权力,所以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蓝心道长大笑道。

灵犀观主叹了口气,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十几岁。

俄顷,灵犀观主去而复返,手上多了一块白色圆盘。

这块圆盘,似玉非玉,似铁非铁,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做成的。

袁天淳内心一动,操控千纸鹤,飞的更近了一些,跳到了一个屋檐上,仔细地看去。

这块白色圆盘通体圆润,表面雕刻着一组组奇怪的纹路。

当蓝心道长看到这块白色圆盘时,脸上顿时浮现一抹渴望。

天地一气图!灵犀道观的镇观之宝!

“据传,这块天地一气图,乃是远古遗物,八百年前,祖师爷在一块古墓中找到,由此在灵犀山开辟了这座灵犀道观……”蓝心道长大笑几声,从灵犀观主手上,接过了天地一气图。

“你想要拿这个东西炼制长生不老丹,我觉得你没可能成功。

这天底下的聪明人不知你一个。

历代先贤,有多少想要借助此宝,炼制九转金丹,妄图飞升到仙界,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天地一气图,更像是一种让你静心参悟的辅助法宝,修身养性,感悟大道,

而不是借助它,就可以做成白日梦。”灵犀观主泼了桶冷水。

以古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这东西都已经挖出了八百年。

灵犀道观的历代先贤,不可能没有在它身上做文章。

长生不老……一个看似遥不可及,实际上却根本无法实现的白日梦。

特别是袁天淳踏入修行后,更是觉得如此。

如果长生不老随随便便就可以成功了,那整日修行,又算是什么?

这一点,古代的道士不可能不知道。

但即便是知道了,也无法抵挡他们的探索欲望。

也无法阻挡,他们想要长生不老的心。

“他们不行,不代表我不行。”蓝心道长自视甚高,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你……”听着蓝心道长,公然嘲讽道观的历代先贤,灵犀观主恨不得一巴掌拍死他。

但他却忍住了。

不为自己想,也得为全道观几百口子人着想。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