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一夜欢腾后,清晨显得有些冷清。
寒冬腊月中,人们最喜欢的是待在家里,守着家人吃火锅。
自从天然居出现后,渐渐引领着齐国的饮食文化,香料渐渐普及,酱油和味精也开始生产,进入了百姓家里。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有有一则消息快速传播,风雪都难以阻挡人们的热情,无数人奔走相告。
“听说了没有,朝廷新开办的百家书局马上要开业了,号称藏书百万卷,平价售卖给百姓!”
“百万卷?这不可能吧,整个齐国的书加起来,都不够百万卷吧!”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一切都是太子殿下的功劳,太子殿下心念天下读书人,知道我们读书不易,特意改良了造纸术和印刷术。”
“什么意思?就算技术再精良,纸难道不花钱么,印刷的工匠要吃饭的,要我看都是噱头。”
百家书局的消息传播开来,有人兴奋,有人不屑,有人观望,其实所有读书人都在期待。
平价售卖,人们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概念,自古以来书籍都是很贵的,唐朝时期一卷书最少一千钱,此时也大抵如此。
而高顺改良了造纸术和印刷术,使成本大大降低,如果不追求完美的质量,可以使书籍的价钱降低十倍!
一百文一卷书,虽然比不上明清的价格,但在此时已经非常难得,已经可以让很多人买得起书,读得起书。
而科举的出现,也让私塾这个行业兴起,有些富人子弟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已经开始请家教了。
所以无论古今,补习班都是孩子难逃的噩梦,更何况此时没有公办学校,孩子们也没得选择。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
之前高顺想要发展教育,明显有些不合时宜,因为之前朝局动荡,边境不宁,百姓们都吃不饱饭,哪有心思读书。
可如今不同了,北面有辽州经略,南面已无外来之地,西面周国自顾不暇,东面是海。
虽然陈国故地会有些动乱,但那都不成气候,那些世家只要不造反,高顺也不急着收拾他们。
上兵伐谋,对于那些世家,高顺打算从两方面入手:经济和教育。
在高顺的推动下,齐国的商业已经形成规模,但国内市场必然有限,所以他需要开拓市场。
在国内市场饱和的情况下,想要发展必然开拓,但之前齐、陈两国结仇,光凭走私远远不够,所以高顺开拓了辽州和高句丽。
这次南征,朝廷从高句丽买了不少粮食,对高句丽的态度十分友好,看起来真像是友好邻邦。
但在高顺的心中,高句丽已经是齐国的地盘了,只是现在实力不允许,他不敢轻易动手。
要知道高句丽虽小,却很顽强,历史上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给隋朝的统治带来了十分负面的影响。
三次大规模的征战,不仅严重损耗了隋朝的国力,亦造成了百姓民不聊生,严重激发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所以发动战争是有前提的,不是想当然的,除非高顺能像其他穿越者一样,弄出AK、大炮,可惜他做不到。
既然步子无法夸的太大,那就一步步来,如今南方的阻碍已经清除,接下来就可以发展经济了。
对于后世之人,自然不敢小觑经济的威力,那些世家固然有实力,可无论是经济还是财力,都无法和国家比。
单说经济这项,高顺就有绝对的优势,身为国家的主宰者,他掌握着制钱的权利。
在齐国境内,已经禁止民间制钱,谁掌控了货币的发行,就等于掌控了经济命脉。
如此就可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侵蚀那些世家,那些世家争来争去,归根结底也是为了利益。
除此之外,书籍的推广,给了寒门更多的机会。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