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九章 出发,去魏国瞧瞧(2 / 2)吃瓜的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内心已经决定,这一趟他非去不可了。

只是,如此重大的决定,自然得去找丞相商量一下。

诸葛亮在听了周默的说明之后,思绪良久,还是表示了反对:“去魏国太危险了,没有必要你亲自前往。派一个机灵一点的低级官吏,不行吗?”

周默道:“再机灵,如果不是真正能说了算的人,面对决断的时候,犹犹豫豫,很容易让人看出破绽来。这会让对方觉得我们没有诚意,一旦如此,我怕这生意就谈不成了。”

诸葛亮道:“唉。无需解释这些了。我已经看出来了,你就是想去。”

周默笑了笑道:“是的丞相,我已经下定决心了。”

诸葛亮道:“这样吧。我同意了,但你必须带伯松一起前往。”

“伯松?”周默惊道,“丞相,这恐怕不妥啊。”

周默知道,诸葛亮已经为诸葛乔说下一门亲事,即将于一个月后成婚。

新娘是吴太后的族人,继承了吴氏的优良基因,也是贤淑美丽,闻名乡里。诸葛乔作为一名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对这份婚姻,自然是相当期待。

毕竟,作为邻居兼好友的周默,只比他大一岁,已经有了三个如花似玉的夫人。

所以,在这个时候,让诸葛乔推迟婚期,跟随他去魏国涉险,确实不太妥当。

“千万不要低估了此行之凶险。”诸葛亮严肃道,“我这么做只是希望,一旦你去了魏国,又想冒险行事的时候,多想想伯松,多想想我说的话,如此便能少一分冲动,多一分安全。”

周默还在犹豫之中,诸葛亮却已经将诸葛乔唤了过来。

诸葛亮只对诸葛乔说,有个重要的事,需要他跟随周默一起前往魏国办理,顺便能锻炼锻炼,长长见识。这个过程说的轻描淡写,似乎这就是一场普通的差事,并没有什么危险。

听到父亲的决定,诸葛乔的第一反应也很自然:“好啊,跟思潜一起去,我当然愿意了。可是,我结婚的事怎么办?”

诸葛亮道:“婚期延后几日便可,我亲自去和太后家人说明,等你从魏国一回来,就马上给你办。”

“好。”诸葛乔当即表示了同意,对周默笑道,“思潜,你放心吧,我诸葛伯松,绝不会给你拖后腿的。”

见诸葛乔兴奋的模样,周默自然明白丞相用意,只好笑了笑道:“伯松说笑了,有你协助我,如虎添翼,此趟必能成功!”

诸葛乔笑道:“都说跟着你周思潜办事,运气总能不错。这趟说不定我还能立个大功,等回到蜀中,加官进爵,再风风光光把娘子娶进门来,岂不美哉?”

周默哈哈大笑。可笑容之中,却难免参杂了一些担忧和责任感。

数日之后。

周默假扮成蜀中富公子,诸葛乔扮成一个书僮,带了几名经验丰富的锦官城老吏作为顾问,又带了二十多名武艺高强的亲兵扮成家丁庄客。

数十人乘坐数辆马车,取道北上,先沿着金牛道到达剑阁,一过剑阁,道路马上变的险峻起来,寻常的大型马车已经无法通行,只能弃车牵马,步行通过。

这一段虽然是路,但却异常艰苦,即便是与南中荒无人烟的大凉山地区相比,也是不遑多让。李白的《蜀道难》,大约说的就是这一段。

好在周默和手下士兵都有着足够的走山路经验,并不觉得很苦。

只有诸葛乔,生长于江南之地,还是第一次体验这种级别的山路,走得那叫一个辛苦。可他又不想拖了众人的后腿,只好咬牙硬挺,坚持跟上大部队。只是看他脸上那辛苦犯愁的神情,明显与刚出成都时候兴致勃勃的模样截然不同了。

走了四五天时间,一行人才终于来到阳平关。

一过阳平关,就是汉中了,周默按照计划,决定在南郑稍作停留,等待仁摩罗和王幼娘的进一步消息。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